“对阵印尼的比赛,才是真正战斗的起点。”这句话不仅宣告了即将到来的比赛的严峻性,也成为了伊万科维奇对国足未来挑战的坚定信念。
起初,外界普遍认为伊万科维奇的这句话是克罗地亚人面对失利的不甘自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佩服老帅那辛辣的目光和独到的战术革新。在惨败于琦玉之后,伊万科维奇不断尝试战术试错,经历了不敌沙特、败走澳大利亚的遗憾。但他及时在面对印度尼西亚和巴林时调整了策略,成功止损,与日本的再次交锋也延续了良好的势头,这无疑增强了球迷对国足出线前景的信心。
在与主场的日本队比赛中,伊万科维奇尽管面临众多主力伤缺停赛的困境,但他并未选择保守战术。他汲取了首回合的教训,排出了更具攻击性的4-4-2阵型,并启用了自己钟爱的菱形中场。尽管锋线缺少中锋的支持,但林良铭和韦世豪的机动性极强,持续对日本队的三后卫造成压力。而后防线的谢文能、曹永竞、徐皓阳及王上源组成的组合同样展现出优秀的跑动能力,有效延缓了日本的进攻速度。朱辰杰和蒋圣龙领衔的后防线一如既往地稳健,为球队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伊万科维奇的到来,对国足最大的改变就是解决了“锋无力”的难题。他提升了中前场的压迫性,甚至以牺牲控球率为代价。在与印尼和巴林的比赛中,他有意舍弃控球率,对对手的后腰施压,通过高强度的围抢释放进攻信号。这种战术在对阵日本的比赛中也得到了延续,持续的压迫让林良铭觅得良机,攻破了日本队的城门。
国足在战术选择上不再受制于人,更多地以我为主,这也让球队在气质上完成了蜕变。阵容年轻化也是伊万科维奇推动的重要变革之一。与首战相比,国足18强赛与日本交手的阵容平均年龄大幅下降,更多年轻球员得到实战机会。
尽管面对繁杂赛程带来的压力,伊万科维奇仍敢于推进阵容年轻化。他承诺并实现了国足的新陈代谢和换血目标。他顶着下课的风险和舆论的风波,大规模启用新人。这些年轻球员如胡荷韬、汪海健等通过表现回馈了老帅的信任。从长远来看,这支国足值得更多的期待。
面对未来的比赛,国足需要继续关注自身,稳定心态,并解决定位球的防守难题。伊万科维奇自上任以来虽然争议不断,但在下课风波中完成了战术革新和阵容年轻化,为自己和国足赢得了更宽松的舆论环境和试错空间。年轻的国足在经历过这一切之后也得以重拾信心,让球迷看到了希望。
这场与印尼的战斗只是开始,但国足已经展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和潜力。未来充满挑战和机遇,但无论结果如何,这支国足都值得我们的支持和期待。
标签: 国足 国脚 林良铭 克罗地亚 伊万科维奇 主场迎战日本队